除了并股外,英利已经没有更多的办法在短时间内拉升股价回到1美元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按照更高的建设标准,新建和改造贫困地区线路和配电台区,提升贫困地区供电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动力电全覆盖。强化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物资的分配、投向和使用的精准度,严格程序和约束机制,坚决防止和杜绝将脱贫成为某些企业和个人谋取私利的机会和手段,一经发现要一查到底,坚决惩处。
优先安排能源开发建设项目规划布局倾斜。贫困地区水电开发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让贫困人口分享水电资源开发收益。加强东中部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支教、培训、讲座等活动。
今(6)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做好能源扶贫工作,落实六大重点任务,包括精准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到2020年完成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局各部门、各单位要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专门负责扶贫联系衔接工作。目前,在国内多晶硅厂家中,对西门子法的改进只有江苏中能一家算是做得比较有成效的,如果流化床工艺能够顺利投产,加上自备电厂的启用,成本有望降到10万元以下,接近国际厂家成本。
但为何进口多晶硅的数量比例依然如此之大,而且价格还依然如此之低呢?首先,中国光伏行业一度存在两头在外的情况,就是原料和市场都在国外。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13年以后,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就没有再增加过。2015年中国多晶硅市场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全年国内多晶硅厂家仅生产了约7.4万吨多晶硅,与2015年的数据保持持平。但与此同时,国内的2015年的光伏组件产量比上年有约16%的增长,组件的增加必然代表多晶硅用量的增加,因此,2015年多晶硅的需求中的增量部分全部是由进口多晶硅满足的。
而到了2014年9月,按理说,突击办理的手册也应当使用完毕,多晶硅进口应当大量减少。而不幸的是,国内的多晶硅厂家无论是早期的新光、中硅,还是后来的中能、永祥、特变,都是与化工厂毫无任何关联,有的是电子厂进行多晶硅厂的建设,更多的是平地起高楼,完全跨界进入,从零做起。
虽然国内的人工和电力等成本虽然与欧美相比差别不大,但是,工艺成本却高出很多。其次,中国对外多晶硅双反采取了区别对待,最高的厂家进口关税高达50%以上,最低的才1%。曾经风起云涌的多晶硅市场,几年来一度陷于沉寂。因此,在工艺循环程度上与国外厂家存在先天的差距。
由于西门子法是舶来工艺,因此,国内厂家在该工艺框架里来实现对国外的超越将是非常困难的。国外多晶硅价格低于国内厂家多晶硅成本的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是由于,此前所增加的产能都建立在市场高价的基础上,但当多晶硅价格跌破20万元/吨之后,大部分的工厂就因亏损而陷于停产,而新增的产能由于成本难以降低到市场价格以下,也无人敢再投入,所以产能三年未有增加。由于国内目前所有的多晶硅生产工艺都是西门子法或改良西门子法,其工艺成本在陆续使用了冷氢化、氯化、加压还原后,工艺成本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虽然不少工厂开始使用FBR即流化床工艺,但产能预计下降也还是有限,难以与国际厂家的成本进行竞争。
但表面的沉寂掩盖不住底下汹涌的暗流。只要光伏下游厂家办理来料加工手册,就可以免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产品出口后,凭出口报关单和进口手册到海关核销,多晶硅的进口就可以完全免税
在2015年年末巴黎气候大会后,十三五低碳路线核心基本已经确立,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将会更上一个台阶。根据EPIA(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光伏市场统计2013》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我国光伏新增11.3吉瓦,位列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首位;2014年,我国新增装机量有所放缓,但仍以10.6吉瓦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居首。
补贴、限电,两大致命问题已经让许多中小型玩家纷纷放弃开发光伏电站项目。目前,光伏补贴拖欠金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另外,在政策扶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光伏扶贫也成为另一种突破型发展模式。在2015年下半年,光伏补贴、限电等问题越发凸显,火爆的市场开始冷静并回归理性。根据工信部给出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同比增长30%。另外,由于西部限电问题加剧,多地限电率高达70%、80%,因此向东部转移成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在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中也同样指出,在气候协议基础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有望在2030年前提高到30%以上,而太阳能发电将占总电力10%以上。2012年,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科技部联合推出金太阳示范工程;2013年中旬,六项解决措施推出,旨在解决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中出现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利好光伏全产业链。
涉及超过2000万千瓦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在十二五初期光伏行业从暴利神坛走下,2011年欧洲市场萎缩,美国双反等影响,多晶硅断崖式跌落,国内三分之一相关企业被迫停产。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预计到2015年底,光伏发电装机量将达到43GW左右;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增长168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量在全球地位直线攀升。
自财政部2013年9月第五批《目录》项目申报后,就停止了相关申报。而截至2015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预计,今年,201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57.3吉瓦,增长30%。亚太地区有望继续占到全球总额的大额比例,中国新增装机大幅赶超往年,上升至全球第一。另外,分布式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潜力并不落后,老牌太阳能应用商四季沐歌、家电大鳄美的、海尔都纷纷下水,转型发展分布式家庭户用型光伏。
在十一五末期即2010年,我国以893兆瓦的装机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2.2%位列世界第八。在国际市场围剿下,政策导向下,内需成为光伏产业的另一条出路。
从十二五初期,光伏产业深陷,双反到产能过剩、制造业持续亏损、几大巨头纷纷跌倒引发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产业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产业整体从产能过剩行列移除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光伏总装机量实现了37.95GW,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GW的装机目标。但同时,狂飙的发展背后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公开媒体报道,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夕,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六家光伏领军企业联合盖章,反应光伏补贴拖欠问题的材料已经反应到国家最高层,相信在十三五,补贴拖欠、限电问题会在政策的帮助下有所缓解。接下来的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多种光伏发展商业模式齐头并进。
在这几年中,我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几经波折。根据这一比例,作为太阳能产业增速最快,容量最大的我国,未来光伏发电比例还有相当巨大的提升空间。尽管太阳能发展势头如此高涨,然而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仅占我国总发电量比重的0.46%。套用星爷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这一现象可以从上面折线图清晰的反映出来。而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国家部委以及光伏企业的问题,由于限电和补贴,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转向谨慎态度,光伏融资困难程度有所加大。
虽然2015年能源局统计官方口径光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数据还未发布,但根据各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这个数字应该在15GW左右。特别是我国本土光伏装机容量,有了量的飞跃,俨然成为世界上居首的光伏投资热土。
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一谈起补贴问题,许多光伏企业管理层人员都纷纷无奈表示,只能相信国家会解决问题。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十二五末期,虽然光伏发展势头保持了较高的热情,但增速已经回归理性,逐渐放缓。
评论留言